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4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曹征路 | 重访革命史之一 : 三洲田和罗生大屋

2017-03-30 曹征路 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曹征路,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著有小说集《开端》、《山鬼》、《只要你还在走》、《那儿》、《霓虹》、《反贪指南》等。 作品多次收入当年的中国各类年度最佳小说选本,省级文学奖、刊物奖多次。


【郭松民按】:曹征路老师是一位敏感而富有正义感的优秀作家,是在这样一个恶俗而趋炎附势的时代里特立独行,敢于反抗的作家,也是一位使自己的心跳和呼吸紧紧贴近工人阶级的心跳和呼吸的作家,他创作了被称为“工人阶级伤痕文学”开山之作的《那儿》,记录了九十年代国企改制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的不幸与困惑,感动了无数人,也堪称时代记录。《重访革命史,解读现代性》是曹征路老师重新思考近代以来革命与现代性的系列之作,将在本公众号陆续刊出。


延续了32天的庚子起义

——重访革命史,解读现代性(一)


“三洲田起义”的旧址如今是深圳东部华侨城的一处景点,一座小屋里几个蜡像,似乎在密谋着什么。


他们在谈论什么呢?


此时历史刚刚进入20世纪,这个古老帝国面临的问题比故宫城门上的铜钉还要多。只有一点是明确的,他们要组织一次暴动,推翻这个王朝。


为首的人叫郑士良,也是刚刚被孙中山任命为司令。参加密谋的有当地绿林、三合会,以及广州洪门的首领。



至于这次暴动能不能成功,将产生什么影响,他们都还来不及考虑。据孙中山发来的电报说,他们将向厦门发展,在那里会有来自台湾的军火支援。


当革命史被用来消费的时候,当门票收入不能囊括这个景点的时候,大概只能告诉人们这么多。连同后来被水库淹没的“庚子革命首义中山纪念学校”一样,这些蜡像永远陷入了沉默。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他们谈论的是失败。这个垂死的王朝太需要流血、牺牲、乃至失败来警醒世人了。


其实,失败的阴影已经向他们迫近,谈论的话题也更加具体一些:这间小屋的主人要撵他们走。这里本来就是个卖杂货的“义合小铺”,做生意人气旺不怕,高谈阔论也可以,可你真的要把这里当做起义指挥部人家就不干了,你玩真的啊?廖氏家族的耆老们都不干了,要革命可以,在廖家的祠堂里革命不可以。


另外,有情报说广东水师提督已经嗅到气味了,清军已经进驻沙湾一带。还有,孙中山第二次由香港登陆受阻,他已经随船开向了日本。孙中山的意思是:“如机密已泄,应暂行解散以避敌锋。”然而郑士良深知敌情,举事已箭在弦上,此时更不能遽离山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怎么办?干!



于是,真正的首义地点转移到了离三洲田十多公里的罗生大屋,这里也是另一位兴中会会员的祖屋。罗生大屋前的广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站了600名参加烧猪祭旗的勇士们。他们有300条枪,每枪配子弹30发,阵容也还可以。


兴中会的唐梦尧先行揭礼:“众位兄弟,百打百胜,到来就位!”


众人高呼:“剑起灭匈奴,同申九世仇,汉人连处立,即日复神州!”“跟孙中山要跟到底!”等口号,宣告了起义开始。


然后,互相剪辫子,缠红头巾红腰带,卷起裤脚,大口喝鸡血酒。这一脚高一脚低的裤脚日后就成为红头军的特有军容,而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国”的口号也正式成为他们的行动纲领。


于是,1900年10月6日,农历农历闰八月十三日,这个金风秋月乾坤朗朗的晚上,中国跨入了另一个时代。为什么如此粗俗的仪式,如此狭隘的口号,会被后人重视?


孙中山这样说:“经此次(指三洲田起义)失败而后,回顾中国之人心,已觉与前有别矣。当初次(指乙未广州起义)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吾人睹此情形,中心快慰,不可言状。知国人之迷梦已有渐醒之兆。”


前后天渊之别。只因有了明确的革命目标,有了蓝图,人家知道你要干什么要到哪里去。



在此前,广州起义的口号是“除暴安良”,在这同时及以后北方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都带着旧时代的印记,都让人觉得你们不过是想造反,造反成功你自己当皇帝,如果不成功你就是流寇盗贼,所以同情的人并不多。


那时的孙中山一心想推翻满清政府。为达到目的他甚至跟日本人合作过,跟英国人合作过,还要跟李鸿章合作,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并不清楚。经过那些失败,他的革命理想才逐渐清晰。这个时期大大小小的起义有很多次,也失败了很多次,只有这一次失败特别有价值。因为明确了要建立一个合众国,他要推翻的是一种制度,他要建设的是一种新型国家,国家的主人是老百姓自己。


孙中山感慨道“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革命风潮自此萌芽。”



这其中有两个细节值得特别关注:剪辫子和卷裤脚。


我们知道满清王朝对中国实现统治有一个三降三不降的承诺,即所谓“官降民不降,武降文不降,男降女不降”,而男人投降的标志就是剃头蓄发留辫子,所谓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鲁迅小说《风波》即是对剪去辫子后国民心理的精彩描绘。


所以杀猪祭旗的勇士们剪去辫子,则意味着对清王朝的彻底决裂。再一个是卷裤脚,这些勇士们不以整齐划一为美,反而故意把裤腿弄得一脚高一脚低,所为何来?


细细品味,乃知正是造反者的美学诉求,庄稼汉泥腿子犯上作乱,蔑视旧秩序是也。往日衣冠楚楚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统统不算什么,老子才够威够猛!


这才是“现代性”的真义。现代性是指区别于古代国家的发展变化着的那些要素特征。它不仅是时间的,预示着历史的动向,引领着潮流浩浩荡荡;它更是空间的,意味着历史的多种可能性,人民有权选择不一样的活法。


庚子起义只延续了32天,但它打响了民主革命的发令枪,自此中国人民登上了历史舞台,演出了近百年威武雄壮的活剧,三洲田和罗生大屋也成为中国跨入现代留下的第一只脚印。

 

2017.3.20


长按上方二维码

识别可一键关注


喜欢此文章请用力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